欢迎访问唐山市澳门威尼克斯人网站钢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销售部:
供应部:
邮箱:tsscjx@cegoogle.cn
sanchuan@cegoogle.cn
传真:
网址:sclvfuji.cn
地址:唐山市路南区女织寨村南
混铁炉属于钢铁冶金设备,主要应用在钢铁行业、冶金行业等。混铁炉用来存贮并保温由高炉冶炼出来的铁水,可混合均匀不同高炉冶炼出来的不同温度及化学成份的铁水以使其供应给平炉或传炉炼钢之用。由炉门轴,炉门框,两组滑动轴承和两个杆状配重组成,炉门框和炉门轴焊接在一起,炉门框为一个钢板焊接的框架,其上部和左右各安有钢制密封槽,槽内镶嵌耐火纤维,框内嵌砌耐火砖,炉门轴两端安放在两组滑动轴承上,轴承座焊接在出铁口两侧,在炉门轴的两个端部各安装一个杆状配重,杆状配重与炉门框之间有一固定夹角。混铁炉一般分为300吨、600吨、900吨和1300吨,主要由:底座、炉体、传动机构、回转机构、开盖机构、鼓风装置、煤气空气管道、气动送闸装置、干油润滑装置、混铁炉平台、电气系统等11部分组成。炉体是由可拆的侧面凸起的端盖和开有兑铁水口、出铁水口的圆筒组成筒体。炉体内砌有耐火材料,耐火材料与炉壳之间填有硅藻土料填料层,借以隔热和缓冲炉衬受热膨胀对炉壳产生的压力,填料层向里砌有硅藻土砖用来隔热,硅藻土砖里面是粘土砖,粘土砖里面是直接与铁水接触的工作层,工作层是用镁砖砌筑的。对于600吨混铁炉而言,炉衬的总厚度为650mm,其中填料层10mm,硅藻土砖层65mm。粘土砖层115mm,镁碳砖层460mm。整个炉体的重量都通过接近筒体两端的偏心箍圈,园辊组成的弧形辊道传递到直接固定在基础上的支撑底座上。混铁炉有两种类型,一种为短身圆柱形,兑铁口和出铁口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一种为长身圆柱形,兑铁口和出铁口相互错开布置。混铁炉容量范围很大,可由200t至2800t,中国采用300t、600t、1300t三级容量的混铁炉。确定所需要的混铁炉容量,除要考虑铁水需要量外,还要考虑铁水在炉内的贮存时间以及炉子的充满度等。一般按下式计算: Q=1.01PKT/24y式中P为1昼夜产钢量,t/d;K为铁水消耗,t/t;1.01为铁水损失系数;y为充满度,一般取0.65~0.77;T为平均铁水贮存时间,一般取8h。
槽钢属建造用和机械用碳素结构钢,是复杂断面的型钢钢材,其断面形状为凹槽形。槽钢主要用于建筑结构、幕墙工程、机械设备和车辆制造等。在使用中要求其具有较好的焊接、铆接性能及综合机械性能。 产槽钢的原料钢坯为含碳量不超过0.25%的碳结钢或低合金钢钢坯。成品槽钢经热加工成形、正火或热轧状态交货。其规格以腰高(h)*腿宽(b)*腰厚(d)的毫米数表示,如100*48*5.3,表示腰高为100毫米,腿宽为48毫米,腰厚为5.3毫米的槽钢,或称10#槽钢。腰高相同的槽钢,如有几种不同的腿宽和腰厚也需在型号右边加a b c 予以区别,如25#a 25#b 25#c等。
汽化冷却是采用软化水以汽化的方式(充分利用了水汽化潜热大的优点)冷却钢铁冶金设备并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产生蒸汽的装置。其工作过程是,高温烟气通过汽化器(汽化烟道壁面),烟气与汽化器存在着较大的温差,发生热传递, 高温烟气将自身的热量传递给受热面,同时自身温度降低。受热面另一侧蒸发管中的水吸收烟气热量部分被蒸发,并在蒸发管内形成了汽水混合物。由于水蒸气的密度相对与水较小,在压强的作用下蒸气在蒸发管内上升,通过上升管最终进入汽包,经过汽水分离,水蒸气从汽包引出进入蓄热器存储,最后送入蒸汽管网供生产生活使用。同时水下降到蒸发管底部重新进入到汽化器的下联箱内,补充的水供给蒸发管内继续蒸发使用。如此反复循环,不断冷却高温烟气,产生蒸气。优点(1)采用水冷却时,一般用工业水,由于其硬度较高,所以管道易结垢, 结垢后传热系数变小,影响传热效果,同时使部分管道发生过热烧坏。当采用汽化冷却时,一般用软水可以避免结垢,从而可延长水冷管的使用寿命,减小检修的工作量。(2)用工业水冷却时,冷却水全部排放掉,其带走的热量全部流失,未得到回收利用,采用汽冷方式,不但达到冷却了烟气的目的,而且可以产生蒸气回收大量热能供生产、生活方面使用,如果蒸气质量较好甚至可以用来发电, 极大的降低了炼钢成本,有效的降低了能耗。同时也是贯彻治理三废,综合利用这一政策的部分措施。(3)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汽化冷却省水省电,综合投资费用较少,而且返本较水冷快。
有观点认为,由于标准比较高,不排除一些企业知难而退,如果企业的规模效益不足以覆盖改造的投入,可能退出市场,转炉炉体施工专业辽阳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钢铁行业的重新洗牌。我国炼钢技术的巨大变革离不开技术创新。几十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始终遵循引进、消化、再创新的科技发展方针大力开展炼钢工艺技术创新,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生产经验,逐步建立起新的技术理念,转炉炉体施工专业辽阳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和各钢厂的具体实践进行再创新。一是溅渣护炉与长寿复吹工艺。溅渣护炉是美国发明的一项重大工艺技术,将转炉炉龄从2000炉提高到10000炉以上。我国是全世界最早引进该项先进技术的国家,并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推广。国内学者首先研究证明不同炼钢产品和生产工艺所形成的溅渣层及与炉衬相结合的机理完全不同,由此提出低碳高FeO高MgO炉渣(美国发明)和专业转炉炉体施工高碳低FeO高碱度炉渣两种溅渣工艺,分别适合于低碳钢和中高碳钢冶炼,完善并发展了溅渣护炉工艺;进一步优化大中小各类转炉的溅渣操作,解决了炉膛变形和炉口大量粘渣的技术难题。我国自主研发了利用溅渣护炉形成透气性蘑菇头保护复吹转炉底部喷嘴的工艺技术,解决了复吹转炉底部喷嘴寿命无法与溅渣后转炉寿命同步的世界性难题。通过这些技术创新,我国转炉炉龄普遍超过10000炉,最高达到30000炉,底吹喷嘴寿命基本与溅渣后转炉寿命同步,整个炉役期内终点钢水[C]·[O]在0.0023%~0.0027%波动。